聊聊汉仪旗黑字体那些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节

随着我们的媒体、媒介等终端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品牌概念的不断强化、大众对审美视觉的提高,设计师对于字体、特别是家族字体要求越来越高,今天让汉仪旗黑从细节上介绍一下自己的家族
不同媒介(纸或屏幕)、不同的字号(标题需求或内文需求)、不同的内容层次,如何达到风格的统一:我们需要一款能适应各种介质、字号以及内容层次的全方位家族字体,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统一的风格,来保证格调和视觉形象的统一,这令我们的设计,更系统,更“高大上”。 例如影响世界的Helvitica,被大量使用在标志、电视、新闻标题以及无数的商标。如:3M、英特尔、无印良品、雀巢、松下、Microsoft等数百间主要企业的标志都是使用Helvetica字体。不仅仅为了大品牌,也为了升华设计格调,字体设计公司在尽全力开发出更多适合不同情景的家族字。 字体家族 一款字体(typeface)拥有自己的风格,而在这种风格下设计一系列用途不同的字型(fonts)。 你可能心目中也会有疑问,字体家族是如何设计的呢? 常规体(Regular)、斜体(Italic)、粗体(Bold)、粗斜体(Bold Italic)。在活字的时代,这些都是分别铸造出来的字型。也就是说,Helvetica-Bold,Helvetica-Regular是两套完全不同的金属活字。这种差别在数字时代被渐渐弱化,我们以为只是鼠标轻轻一按换了字体样式,是程序修改了这些字型,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简单靠程序的描边和比例压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那样做会导致字形的严重走形,事实是每个字都需要字体设计师单独设计调校。 字体作为排版元素,不同风格会有个性之间的不调与搭配不当,字体家族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它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发展出来各种不同笔画粗细或者比例的字型,可以让设计师选择相应的字体在版面中的位置,以创造更好的版面区块层次。 家族字体的三个变形维度 字重 指的是笔画宽度,也就是笔画整体形态的粗细。然而改变字体的粗细并非简单的加宽笔画的粗细,笔画加粗会导致直接导致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字的布白(或者负形),这时候就需要字体设计师将笔画之间的布白和穿插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西方的分类法如Light,Regular,Medium,Semibold,Bold或者由细到粗分为W1,W2,W3……。台湾常见的中、粗、细、特、超是粗细的概念,但也不全部是家族的概念,因为这些字体通常风格也并非一致,旗黑家族则用数字25、30、35、40、45…105这样的命名方式。 角度 Italic和Obliques都是家族字的范畴内的斜体字,斜体字在书籍排版中被用来表示对比、引述或加强,Italic(意大利斜体)早在400年前就出现,它的呈现形式会更偏向于书写样式的斜体,如Myriad Pro-Italic;而Obliques的字形和基础字形特征是没有设计出入的,比如UniversLTStd-O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