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在平面排版中突出中文美感的方法

我觉得,你在平面设计中文排版时,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形态,节奏,对比。
一:形态
  何为形态?正如很多答案中提到的繁体与简体,那就是一种形态。
  我在这里要为简体正一下名:很多答案里面都提到繁体比简体更有韵味,更好看,好像好的文案一定要繁体做出来才”够中国”。其实不然,繁体作为字体的一种形态,有其优势,但必然有其局限性,所以不要迷信繁体,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简体。
  下面我列举几种典型形态:
1:画面型
  这种中国风很强,线条很柔的画面,用手写体显然更好。
  看完上面这句话,大家不要形成这样的印象:中国风+柔线条=手写体。

  我们为什么用手写体?是因为我们不想让文字喧宾夺主。

拿上面这幅图为例,我想要大家看的不是锦绣河山这几个字,不然我何必还专门找这样的配图?
 大家会发现,当你在看下面这幅图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锦绣河山这几个字吸引了,因为这种字体线条很硬,字体很粗,与整体风格不太一致,人眼对动的东西和特殊的东西总是分配第一注意力,当大家的注意力被字所吸引时,分配给画面的注意力就会减少,那么这幅作品就是失败的,因为你没有引导好观众。
 所以,思路一

  好的文字形态是与画面相互融合的。
要让文字显得有节奏,统一参数是很有效的方式

2:意境型

有时候,文字本身是带有温度和情感的,根据文字表达的意向去选择,会更好的运用好文字   什么叫文字的节奏?我对它的理解就是:内部统一。

 所以,思路二:
  好的文字形态是与意境相互贯通的。
3:具象型

所以,思路三:
  文字形态是可以借用物象的。
二:节奏

这就叫有节奏

这就叫没节奏

  下面这种给人的感觉是凌乱的,为什么呢?正如我前面说的,人对变化的事物总是敏感的,而这么频繁的字体变化,会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变化本身上面,而不是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上面。
  所以:
在平面设计中,不要使用过多的字体以免失去节奏。
再比如:

  这幅图用了文字重叠和颜色变化的方式但并不显得繁杂,原因就在于节奏的掌控:只使用两种色彩,每个字重叠的距离统一,每隔一个字变化颜色。